首页 >> 品人录 >> 品人录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诡秘之主 抗战:从八佰开始崛起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左灯右行 我在三国当皇帝 大道争锋 武极天下 仙祸临头[重生] 
品人录 易中天 -  品人录全文阅读 -  品人录txt下载 -  品人录最新章节

一 如此父子(1/6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雍正十三年(公元1735年)八月二十三日子时,大清世宗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,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雍正皇帝,突然在北京圆明园神秘地死去,终年五十八岁。

雍正的死,十分蹊跷,因为事先并无任何征兆。据《世宗实录》和近臣张廷玉自撰的年谱,雍正只是二十日“偶尔违和”,但“听政如常”。十八日、二十日处理了重要军机大事,二十一日也照常办公。然而二十二日深夜,却突然召见皇子弘历(即乾隆)、弘昼,皇弟允禄、允礼,近臣鄂尔泰、张廷玉等,其时已口不能言。接着便在一两个时辰内骤然去世,连传位密旨放在哪里都来不及交代,雍正去世时,弘历以孝子身份,惟事哀号。张廷玉、鄂尔泰表示应立即请出密旨,以正大统。但总管太监却不知道密旨藏在何处。张廷玉说:“大行皇帝当日密封之件,谅亦无多。外用黄纸固封,背后写一封字者即是。”这才找到密旨,传位弘历。难怪张廷玉要表示“惊骇欲绝”了。

中国古代的宫廷总是充满了不可告人的秘密,烛影斧声,烛影斧声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疑案。据说赵匡胤死时,身边只有其弟赵光义(后来的太宗),而且烛光之下,人影摇动,又听见了斧头落地的声音。扑朔迷离。目击者们早已作古,有关证据也早已销毁,可供考证的蛛丝马迹确乎不多,能够肯定的只有三点:一、雍正以前并无重病;二、雍正死得十分突然;三、雍正死前知道自己危在旦夕。如果是因患急病而死,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急病?为什么所有的史书,对其病因、病情、病状和病名都一字不提?张廷玉的“惊骇欲绝”,除了惊其突然以外,会不会还有什么难言之隐?

看来,雍正死得有些不明不白。

雍正暴卒,官书又不载原因,似乎有意在隐瞒什么,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猜疑。历史学家的猜测不带感情,比较可靠公允,如郑天挺认为死于中风,冯尔康认为死于中毒(服丹药所致)。小说家和民间的说法就难免想当然甚至瞎编造。最离谱的是河南作家二月河,在其所著《雍正皇帝》一书中说是半因殉情半因乱伦而自杀,简直就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。平心而论,二月河的《雍正皇帝》写得相当精彩,对雍正性格的把握也大致准确,但乔引娣这个人物的设计和对雍正死因的解释,则是最让人恶心的败笔,故评论家们称之为“信口开河二月河”。电视连续剧《雍正王朝》则含糊其辞,暗示其系劳累而死,虽有一定道理,但劳累不可能是致死的直接原因。民间似乎对这位皇帝没有好感,总要把他说成“不得好死”,便一口咬定他系为仇家所刺杀。这种说法最有市场,历久不衰,而且越传越神,说是1981年发掘雍正地宫时,已发现棺材里躺的那个人,居然没有脑袋。杀死仇人,取走首级,这事古已有之。比如唐代黔州都督谢佑逢迎武则天意志,逼死零陵王李明。后来,谢佑被复仇者暗杀,他的脑袋便被取走,作了李明之子李俊的尿壶。但雍正的尸身上有没有首级,却没人知道。因为这次考古发掘,并没有进行下去,更没有打开雍正的棺材,哪来的“有身无首”?可见也是无稽之谈。

然而刺客却是有名有姓的。传说中的刺客叫吕四娘。据说这个吕四娘,是吕留良的女儿,也有说是吕留良孙女儿的。吕家遇害时,她幸免于难,被一位武林高手收留。这位大侠是个和尚,原先当过雍正的剑客,了解雍正又对他不满,于是便教给吕四娘极神秘的剑术,让她潜入宫中,报了家仇。

这当然又是无稽之谈。但那个吕留良,倒是确有其人,是雍正年间一桩重要案件的主要人物。这个案子,也是说来话长。雍正六年(公元1728年)九月,川陕总督岳钟琪的大衙里,走进一个湖南来的下书人。这个人的名字叫张熙,是湖南秀才曾静的学生,信则是曾静写的。内容很简单,就是要岳钟琪谋反。理由也很简单,因为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,据岳钟琪后代岳炯在《岳襄勤公行略》中称:岳钟琪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。但岳钟琪始终忠于大清王朝,乾隆十九年(公元1754年)寿终正寝,享年六十九岁。清人则是金人的后代,哪有岳飞的后代不抗金,反倒帮金人带兵打仗的道理?当然应该利用手中的兵权,反清复明,替汉人报仇,为祖宗雪恨。

岳钟琪接信不敢隐瞒,立即飞奏雍正。策反总督,颠覆大清,是何等严重的事情!此案的审理自然很快就有了结果:张熙系受曾静指派,而曾静则是受吕留良的影响。吕留良是浙江石门人,在当时名气很大,被人尊称为“东海夫子”。他的主要思想,就是“华夷之分,大于君臣之义”,也就是民族立场高于阶级立场。依照阶级立场,或者说,依照纲常伦理,臣民应该忠君,士人应该站在现政权一边。但吕留良认为,如果这个君是个“异类”,这个政权是“夷狄”建立的,那就不但不能忠,还要反。吕留良这个思想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算是一大发明,也在道德上解决了“反清”与“忠君”之间的矛盾,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确实是一种“蛊惑”,对大清政权也确实是一种威胁。所以,雍正对吕留良一案的处分相当之重;吕留良及其子吕葆中、门生严鸿逵(均已死)开棺戳尸,枭首示众;次子吕毅中、门生沈在宽立即斩首,抄没家财;吕氏家人后代,发配宁古塔,永世为奴;吕留良的著作,由大学士撰写文章,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批判。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