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抗战:从八佰开始崛起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大道争锋 为妃三十年 三国:基因提取 武极天下 豪婿韩三千免费全文阅读 云边有个小卖部 
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txt下载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最新章节

有容乃大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北京,几乎是可以容得下全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的。

其实,这也是“城文化”的特点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城以盛民也。”正是突出了它容量上的特征。作为可以“盛民”的人工生存环境,城市与乡村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它的兼容性。乡村虽然地域辽阔、没有城墙,似乎是一个开放的体系,但其实,乡村的开放度和兼容性都很差。异质文化很难在这里得到传播,外来人口也很难在这里落脚谋生。乡村几乎只相信土生土长和本乡本土的东西,对于外来户和外乡人总是持怀疑态度。顽固地保留乡音土话,便是证明。

城市就不一样了。城市是这样的一种社区,它的职能和功能从来就不是单一的。而且,城市的职能越多,功能越齐全,它的城市化水平就越高,城市也就越大。上海之所以“大”不过北京,就因为它的职能没有北京多,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。同理,城市的职能越多样,功能就必须越齐全;功能越齐全,城市就必须越能兼容。其结果,正如天津人所说,“嘛大的林子,嘛鸟都有”,连“市”也最终搬进“城”里,并与“城”合二而一,成为“城市”。

所以,城市从来就是开放和兼容的,尽管城市与城市之间,开放程度和兼容程度并不一样。但再封闭的城市,也比乡村开放;再保守的城市,也比乡村兼容。中国古代的城,虽然无一例外都有城墙,但是这些城墙却并不妨碍城市的开放,而且似乎更有利于它的兼容。这就好比盘子装不了什么东西,而碗却更能容纳一样。一个完全没有空间间隔的地方是无所谓容不容的。城墙的建立,恰恰正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可容性的空间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所谓“城以盛民也”,便说得十分到位,尽管它仅仅只说到了“盛民”。但文化是人创造的。城市既然能够容纳人民,当然也就能够容纳人民创造的文化。

城市之所以必须开放和兼容,还因为城市的主要文化功能是“交往”。

的确,没有哪个社区能像城市这样充分地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了。因为城乡这两个社区的重要区别之一,就在于其居民的异质性程度。乡村居民基本上是同质的,端的称得上是“同祖同宗,同种同文(方言)”。而且,乡村居民还特别看重这种同质性,看重乡里乡亲、土生土长,或者吃一口井的水长大的等等。城市居民则大多没有这种心态。他们既不可能只吃同一口井的水,也不可能只买同一家店的布,当然也不会干同一样的活。他们籍贯不同,出身不同,来历不同,职业不同,活法也不同,却共生共存于城市。于是,城市便为不同的人共同地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和交往的机会。

也许,正是这种交往的机会,诱使一批又一批的人离乡背井,来到城市;也正是这种交往的机会,使城市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远远优于乡村。

有机会,还要有条件。这个条件,就是作为交往重要工具之一的语言,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,这才有可能成为人际交往的硬通货。“城里话”比“乡里话”好懂,原因就在这里。除北京外,我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方言。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,省会的方言总是相对地、县的方言好懂,而地、县的方言又总是相对乡村的方言好懂。也就是说,由于城市的开放性和兼容性,连社区的语言也相对开放和兼容,这才让外地人觉得相对比较好懂。

北京是全中国人表演交往的舞台和场所,或者借用日本学者铃木荣太郎的概念,是全中国人“社会交往的结节机关”,当然是可以而且应该兼容全国的。所以,一来二去,北京话便几乎成了咱们的“国语”(普通话)。

同样,开放也是城市的天性。从古到今,城市从来就是作为中心社区而存在的。它们或者是全国的中心(首都),或者是区域性的中心(省会、州府、县城等)。既然是中心,就必须向它的周边区域开放,既吸收又辐射,既统领又兼容。所以,北京不但“包容量”大,而且“吞吐量”也大。有一个数字颇能说明问题:现在的北京人,有四分之三是建国以后才进入北京的外地人及其子女。也就是说,才半个多世纪,所谓“北京人”这支队伍,就换了四分之三的“血”。至于北京向外地“输”了多少“血”,似乎不好统计,但相信也不在少数。

然而,北京的这种开放和兼容,似乎还不是或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那种城市与城市、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交往与交流。它似乎还更多的是以一种“天朝帝都”的雍容气度或“政治中心”的文化特权,居高临下地吸收和兼容着外来文化和外来人口。较之上海和广州,它更像一个开明的君主或宽和的老人,以一种无所不包和见惯不怪的从容、淡泊、宽舒和自信,集天下之大成而蔚为壮观,但当其绚烂至极时却又归于平淡。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,“大气”与“平和”,正是北京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,它甚至几乎遍及于每个北京人,成为北京人的一种文化性格。

但不管怎么说,北京毕竟是文化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。它很像一个自然形成、得天独厚的大森林,乔木、灌木、奇花、野草,共生于其间,层次分明而又相得益彰,错落有致而又浑然一体。它是帝王之都,也是文人之乡和民众之乐土。如果说,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,勇敢自尊的学人风范,敦厚朴实的民俗风情,曾经共同形成了老北京那种既典丽堂皇又幽闲清妙的文化品格;那么,高瞻远瞩的改革开放,居高临下的兼收并容,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,便构成了新北京的非凡气象。

北京的大气,就大在这里。

喜欢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请大家收藏:(m.bxwxco.com)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读城记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