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诡秘之主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为妃三十年 绍宋 武极天下 豪婿韩三千免费全文阅读 盘龙 没羞没臊 
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txt下载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最新章节

《周易》与变革精神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《周易》与变革精神

变革,确实是《周易》的精神。《周易》有一个基本思想,就是认为变是好的,不变是不好的;能够变是好的,不能变是不好的。比如六十四卦当中,有这样两卦,一个叫泰卦,一个叫否卦。泰,我们知道,就是好嘛!比如三阳开泰、国泰民安。否,读如痞,是不好的。这两卦,卦象如图所示,是这样的——

这两卦的卦象,也就是它们的样子,刚好是相反的。怎么个相反呢?一个是坤卦在上,乾卦在下;另一个是乾卦在上,坤卦在下。乾是什么?天。坤是什么?地。那么请问,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,天是在上面,还是在下面的?天是在上面的。地呢,本来是在下面的。这样说来,上乾下坤,就应该对了,是不是?

可是我们来看泰卦和否卦,是什么样子呢?泰卦,是地在上,天在下;否卦,是天在上,地在下。按照我们的理解,天在上,地在下,这不就对了吗?可是《易经》说不对啊,不好啊,是“否”啊!为什么不对,为什么不好?《易传》做了一个解释——

《象》曰:天地不交,否。

原来,天在上,地在下,就没有问题,没有矛盾,就不好了。没有问题,没有矛盾,怎么就不好呢?因为就不会发生关系(天地不交),也就不会变啊!那么,怎样才好呢?地在上,天在下,最好!地在上,天在下,怎么会最好呢?因为位置不对啊!位置不对,又有什么好呢?它就要变啊!可见泰卦的好,好就好在它“不对”。对了就不好,就是否卦了。这叫什么呢?这叫有矛盾就有冲突,有冲突就有变化,有变化就有发展,有发展就有前途。如此说来,有矛盾,有冲突,有变化,岂非天大的好事?

哈!这就不是“不怕变”,而是“怕不变”了。我们知道,“不怕变”已经很了不起,“怕不变”就更了不得。为什么呢?不怕变,是被动的。世界要变,我也没有办法,只好跟着变。怕不变,则是主动的。你不变,我还着急。当然,按照《周易》的观点,我们这个世界,永远都在变化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,因此不必怕它不变。但是,能够“怕不变”,就说明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变能力,有了主动权。这是很了不起的。

实际上,不变,也不可能。为什么?因为“阳卦多阴,阴卦多阳”。阳性物质或阳性现象,往往阴性成分多。阴性物质或阴性现象,则反倒是阳性成分多。阴性成分多,阳性物质或阳性现象,就迟早会变成阴性物质或阴性现象。反过来也一样。比方说,白天变成黑夜,黑夜变成白天;或者说,夏天变成冬天,冬天变成夏天。

显然,变,是必然的,也是好事。所以,《易经》当中,但凡吉卦,都是暗示着变化的。比如咸,是泽上山下;革,是泽上火下;丰,是雷上火下。这些都吉利。相反,睽,火上泽下;遁,天上山下;噬嗑,火上雷下,就意味着不顺利,不成功。

看来,当周人将多次卜筮的经验,整理为《易经》的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时,他们已经悟出了一个道理——“事物在变化发展时就有前途,是吉的;停滞、不变化,就没有前途,是凶的”(任继愈《中国哲学史》)。当然,他们也同时悟出了一个道理——既然世界永远在变,既然变化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,那么,与其在世界的变化面前惊慌失措,不如掌握规律,让事情尽量向好的方向发展,甚至主动去变革。

这就是变革精神,也就是理性态度。

问题是,怎么变?

关于这一点,《周易》也提供了三条意见。首先是穷极而变。《易传·系辞下》说——

易,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

穷,就是发展到极点,叫“穷尽”。任何事情走到尽头,就要变,即“变革”。变了就通,即“通畅”。通了就久,即“长久”。因此,长久是因为变通,变通是因为穷尽。比方说,一年当中,最冷是什么时候?三九。最热是什么时候?三伏。三伏中的末伏,是从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的。三九,则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。可见到了三伏,其实已经热到头了。到了三九,也冷到顶了。所以,三九,其实是阳气上升之时。三伏,则是阴气上升之日。结果大家都知道,一个是春暖花开,一个是秋风萧瑟。

这是能够给我们启发的。比方说,某个时候,你觉得倒霉透了,就千万不要沮丧。咬咬牙,挺过去,也就“柳暗花明”。同样,一帆风顺,红红火火,也千万不要“春风得意”,倒霉的事一定在等着你。为什么?穷极而变。所以,逆境中,要有信心。顺境中呢?最好还是居安思危,夹起尾巴做人。

这就是《周易》提供的第一条意见。第二条呢,是与时俱进,即把握时代脉搏,顺应时代潮流。《易传·系辞下》说——

变通者,趣时者也。

趣,就是趋。趣时,就是趋时。《易传》叫“与时偕行”(《乾·文言》),现在叫“与时俱进”。为什么要与时俱进?因为时势的变化,最能反映客观的规律。规律是不能违抗的,只能顺应。比方说,秋凉了,就要加衣服;春暖了,则要减。这个你不能拗着来。当然,也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。但那其实是为了更好地“与时偕行”,不是要对着干。

可见,时,也就是势。势不可挡,所以只能与时俱进。这里说的“时”或者“势”,包括自然的,也包括社会的,即“时代潮流”。时代潮流,也是“势不可挡”的。因此,你想长久吗?那好,请你变革!只有与时俱进,才能长治久安。这是《周易》提供的第二条意见。

第三条,就是恰到好处。这一条,牵涉到《周易》的中庸原则,我们单独来讲。

喜欢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:(m.bxwxco.com)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