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诡秘之主 抗战:从八佰开始崛起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为妃三十年 武极天下 盘龙 没羞没臊  
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txt下载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最新章节

兵家的时代(1/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兵家的时代

兵家就是军事学家。中国古代的军事学家,按照时间的顺序,首推孙武,以后有吴起,有孙膑。当然,再往后,还有很多很多。代表作呢?最重要的,就是《孙子兵法》。这本书,以前学术界是有争议的。比方说,《孙子兵法》是不是孙武的作品?《孙子兵法》是否就是《孙膑兵法》?是只有一本《孙子兵法》,还是既有一本《孙武兵法》,又有一本《孙膑兵法》呢?有争议。但是,1972年得出结论了。因为这一年,在山东临沂的银雀山汉墓,出土了两本兵法,一本《孙子兵法》,一本《孙膑兵法》。从此,这个问题就不再争论了。现在大家都知道,孙武有一本《孙子兵法》,孙膑有一本《孙膑兵法》。另外还有吴起,也有一本《吴子兵法》,只不过失传了。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学的重要成果。

那么,春秋战国时期,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军事学家,会有这么多军事学著作?我认为,这是时代决定的。所以,要弄清楚“兵家的思考”,就得先弄清楚他们的时代。

请大家看看这三大军事学家,都是什么时候的人?孙武,春秋晚期,与孔子同时。吴起,战国初期,与墨子同时。孙膑,战国中期,与孟子同时。也就是说,孙武、吴起、孙膑三个,是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的人物。

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,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?是中国古代战争形态的转折期。我们知道,战争这种事,从来就有。我们的老祖宗炎帝、黄帝那会儿,就打得天昏地暗,不可开交。但是战争的形态,随着历史的发展,也在变化。怎么变呢?简单地说,就是“远古无章法,春秋讲规则,战国无底线”。炎黄时代,还不开化。那时的战争,估计是没什么章法的。很可能就像现在民间的械斗,拎根棍子就上去了。但是到了春秋,却特别讲究战争规则。这些规则,现在看来,也很有意思。

第一是时间。春秋时期的战争,原则上只有一天,最短的只有一个早上。就是太阳出来了以后,集合,打仗,早饭先不吃了,打完了再吃,叫“灭此而朝食”(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)。最长的,也就从日出打到日落,就不打了。

第二是地点。春秋时期的战争,在哪里打?一般在国境线上。国境线是有标志的。具体做法,是犁沟,灌水,把挖沟的土堆在两边,再种上树。这个动作,就叫做“封”,也叫“封疆”。封疆的地方,在边境,所以叫“边疆”。如果两国交兵,就要把军队开到这里来打,叫“疆场”。这是春秋时期最常规的做法。

第三是礼仪。春秋时期的战争,我总结了四句话,叫做“列阵如球赛,宣战如请客,交手如吃饭,格斗如竞技”。双方的军队(可能是一个国家的,也有可能是联军)开过来,开到疆场就停下,宿营。第二天早晨,太阳出来了,大家开始布阵。这边摆摆,那边摆摆,就像我们现在踢足球,双方队员上场,先站好了。宿营或者布阵以后,派一位将军,或者使节,先去对话。态度,当然是客客气气;用词,也都是外交辞令。比如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,楚军统帅成得臣(字子玉)派使者宣战,话就是这么说的:敝国的战士,恳请与贵国的勇士做一次角斗游戏。贵君靠在车里观赏就行,敝帅得臣愿意奉陪。晋文公则派使者回答说:敝国的寡德之君,已经接到大帅的命令了。拜托大夫告诉贵部将士,驾好你们的战车,忠于你们的国事,明天早上见。(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)对完话,有时还要谦让一下,然后开打。决出胜负,就结束战争。所以,最多一天工夫。比如城濮之战,就只有四月初二这一天。初三、初四、初五,胜利了的晋军原地休整。吃完楚军留下的粮食,就启程回国了。

第四是讲究游戏规则。这些规则是:一、不斩来使。这个大家都明白。二、不鼓不成列。就是对方阵势没有摆好,不能击鼓进军。三、不重伤。就是格斗的时候,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。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了,不管伤在哪里,都不能再打第二下。四、不擒二毛。就是花白头发的人不能俘虏,只能抓黑头发的。五、不逐北。就是敌人打败了,逃跑了,不能追。追也可以,五十步为限。跑到第五十一步,就不能抓他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。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,你跑一百步干什么?最不可思议的,是有时胜利的一方还要帮助失败的逃跑。公元前597年,晋楚两国战于邲(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)。晋国的军队逃跑时,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。楚国的军队追过来,就教他们怎么办。教了两次,终于让晋军跑掉。更不可思议的是,晋国的逃兵得了便宜还卖乖,一边跑,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: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,逃跑的事挺内行的嘛!(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)

现在看来,春秋时期的人,还真是可爱。

春秋的战争,怎么会是这样的呢?也有两个原因:第一,当时的战争,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。要知道,我们现在称之为“中国”的地方,当时叫“天下”。天下就是全世界。天下有个最高领导人,叫“天子”,也就是“天之元子”。天子就是“世界王”。天子把天下分给诸侯,就是“国”。这些“国”,叫“封国”,也叫“列国”,也就是“许多的国”。国的元首叫“诸侯”,也就是“诸多的侯”。诸侯是“国之君”,叫“国君”。国君把“国”分给大夫,就是“家”。家的元首是大夫,大夫是“家之君”,叫“家君”。从西周到春秋,我们中华大地上,就是这样一个政治结构。换句话说,是一个“国际社会”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