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 >> 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三国:基因提取 没羞没臊 仙祸临头[重生] 抗战之抽奖就变强 特殊案件调查组 我在绝地求生捡碎片 我!LOL英雄设计师 我哥 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 撩心 
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txt下载 -  易中天中华史·第一部:先秦(套装共6册)最新章节

第六章 闯他一回红灯(1/7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·第六章·

闯他一回红灯

老调子已经唱完

公元前2070年,大禹不幸逝世。 注释标题 禹是传说中的人物,原本不应该有准确的生卒时间。这样写是基于两个前提:一,承认启是禹的儿子,而且是他在禹去世后废除禅让制,确立世袭制;二,承认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以公元前2070年为夏始年的结论。但此说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定论。

当然,是因公殉职。

按照司马迁的说法,我们民族这位远古英雄是死在南巡途中的,地点在今天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。于是,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众人面前:他留下的权力真空由谁填补? 注释标题 见《史记·夏本纪》。以下无另注者皆同。

兹事体大,不可等闲视之。

说来这原本不是问题,因为有制度也有先例。制度就是所谓禅让,先例则是传贤不传子。比如接替尧的是舜,而不是尧之子丹朱;接替舜的是禹,也不是舜之子商均。这就是之前三位老大尧舜禹的权力交接方式。由于这种方式是五帝时代的,所以在儒家那里被看作是“帝道”。

但,这里面有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。

实际上,正如我们在《祖先》一卷中所说,部落联盟晚期实行的是双执政或双首长制。尧当一把手的时候,舜是二把手;舜当一把手的时候,禹是二把手。唯其如此,他们才能平稳过渡。因此,如果禅让和传贤当真存在,那么第一道程序就该是选贤,而且这道程序据说禹也走了。他起先选了皋陶,皋陶去世后又选择了治水时的得力助手益。

因此禹死之后,接班的就该是益,有问题吗?

有。

问题出在第二道程序,这道程序叫避让。

避让是必须的,否则显得有野心,不谦和。所以,尧死之后,舜就一个人跑到南河之滨躲起来,要把原本属于他的职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。可惜“同志们”不干。各部落的酋长谈工作、打官司、唱赞歌,都找舜,没人理睬丹朱。舜这才正式接替尧,做了部落联盟的CEO。 注释标题 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。

这个程序,禹也走了一遍。只不过他是躲在阳城(在今河南省登封市),避让对象是舜的儿子商均。

不客气地说,这是胡扯!

请问,尧舜禹时代,制度不是禅让吗?父死子继,不是还没变成规矩吗?那么请问,舜和禹,凭什么要避让前任的儿子?所以这事根本就子虚乌有。就算有,也是做秀,多半还是后来那些篡改历史的儒生帮他们做的。

其实这又何必!

我们要问,避让就一定是美德吗?担任部落联盟的一把手当然好处多多,至少能满足男人的雄心和权欲。但从法理上讲,接过权杖毕竟首先意味着责任和担当,尤其是在那多事之秋。那么请问:舜和禹的避让,或谦让,或礼让,究竟是负责呢,还是不负责?是有担当呢,还是没有?

何况就算想当老大,又如何?男儿本自重横行。男人雄心勃勃就像他性欲旺盛,既不光荣,也不可耻,只不过正常。但如果装腔作势,就虚伪。可惜这种虚伪根深蒂固。后来曹操当魏王,曹丕做皇帝,便都“三让之”。

也只能说,这是一种恶俗。

不过剧本既然已经写好,便只能硬着头皮上舞台。因此禹去世后,益也照葫芦画瓢,躲到了箕山之阳。然而故事却并没重演。酋长们都不理睬他,反倒成群结队地拥戴禹的儿子启当老大。启也不客气,受之无愧了。

老调子已经唱完,这戏演不下去。

如此结果,很让儒家没面子,可惜却是铁的事实。何况如果不承认世袭制的合理性,则夏商周三代政权的合法性岂不统统都成了问题?事实上至少在战国,人们便开始对历史真相产生怀疑。孟子的学生万章就问:大家都说大禹的时代道德滑坡,天下不传给贤人而传给儿子,有这事吗?

孟子倒不怕这一问,因为他根本就不承认天下可以让来让去。在此之前,万章也曾问他:尧把天下让给舜,是不是事实?孟子的回答斩钉截铁:没有的事!他还说:天下本来就不是天子的,怎么可以拿去给人!

万章问:那么舜有天下,谁给他的?

孟子说:天给他的。

所以,万章又来问禹的事,孟子就不难回答。他的说法是:传子还是传贤,全看天意。天要给贤人,就传贤;天要给儿子,就传子。何况启原本就能继承禹的遗志,益则资历尚浅威望不够。言外之意很清楚:此时传子就是传贤。 注释标题 以上均见《孟子·万章上》。

这个说法后来被司马迁全盘接受,从此成为正统史学界的主流意见。然而不同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,战国时期就有人说,禹传给益的职位是启依靠武力抢去的,甚至还有人说这其实是禹的安排:他表面上传天下于益,实际上却暗示启自己夺权。这就已经是在怀疑禹的人品了,却也被司马迁录入《史记》,还使用了“天下谓”三个字。可见这种传言在当时已是沸沸扬扬,治学严谨的司马迁也不能充耳不闻。 注释标题 这些说法见《竹书纪年》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