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诡秘之主 抗战:从八佰开始崛起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左灯右行 我在三国当皇帝 大道争锋 武极天下 仙祸临头[重生] 
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txt下载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新章节

三 横行霸道(1/3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前面说了,儒家思想,是“文士的哲学”;墨家思想,是“武士的哲学”;道家思想,是“隐士的哲学”;法家思想,是“谋士的哲学”。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,儒、墨、道、法四家,可谓有异有同。不同的是立场,相同的是哲学。既然是哲学,那就不能只讲“术”,还得讲“道”。事实上,四家也都是讲“道”的,只不过他们的“道”不同。道不同,这才不相与谋。那么,四家之道又各是什么?大体上说,是道家讲“天道”,墨家讲“帝道”,儒家讲“王道”,法家讲“霸道”。讲“天道”,就是要回到太古;讲“帝道”,就是要回到尧舜;讲“王道”,就是要回到商周。这些都是倒退,法家当然不能同意,所以法家讲“霸道”。商鞅让秦孝公听得忘乎所以的,就是“霸道”。

什么是“霸道”?表面上看,霸道即“五霸之道”,也就是齐桓公、晋文公那一套。齐桓公、晋文公做了什么呢?做了“霸主”。什么叫“霸主”?就是诸侯各国中最强最牛的国家。我们知道,从西周到春秋,中华大地上实行的,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联盟制度。这个国家联盟叫“天下”(周天下),它的领袖叫“天子”(周天子)。天子既是其中一个国家(周王国)的国君,也是所有国君的共同领袖,叫“天下共主”。周王国以外的国家,名义上都是周天子建立的。周天子以外的国君,也名义上都是周天子指派的。这就叫“封建”。封,就是周天子为诸侯各国划定疆域;建,就是周天子为诸侯各国指定国君。所以,在封建之初,周王国和周天子的地位是最高的,实力也是最强的(请参看本书第五章第四节)。

但是,到了春秋时代,周王国就逐渐衰落了。许多国家的综合国力,都超过了周王国。这样,周天子就只剩下了一个“天下共主”的名义,实际上管不了那些越来越牛的诸侯。这时,就必须另外有人来摆平天下。谁来摆平呢?霸主。当然,霸主在摆平天下的时候,还是要打出周天子的旗号,这就叫“尊王”。尊王的背后,则是“称霸”。也就是说,春秋时代的天下,其实有两个中心。一个是周天子,他是名义上的“共主”。另一个就是齐桓、晋文这些人,他们是实际上的“霸主”。共主地位最高,是为“至尊”。霸主实力最大,是为“至强”。一个“共主”,一个“霸主”;一个“至尊”,一个“至强”;一个天下,两个中心,能不乱吗?乱,就必须治。谁来治?共主治不了,只能靠霸主。于是,如何成为霸主,就成了一个问题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,就叫“霸道”。

不过,这只是春秋时期的“霸道”,不是战国时期的“霸道”,也不是商鞅、韩非他们讲的“霸道”。因为战国时期的周,已沦为一个可怜兮兮、坐以待毙的小国;而孝公时期的秦,却有了“席卷天下、包举宇内、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”(贾谊《过秦论》)。可见至少秦国的国君,已不再满足于只做齐桓公了。春秋时期的“霸道”,怎么够用?

这就需要一种全新意义上的“霸道”。它不再简单地只是“齐桓晋文之事”,或者“富国强兵之法”,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国家制度,把国家联盟的“天下”,变成统一国家的“天下”,就像秦始皇后来做的那样。这种“霸道”,在商鞅那里可能还很朦胧,在韩非时代就应该已经自觉。毕竟,从韩非去世,到秦兼天下,只有短短十二年。所以,韩非的思想,实际上是在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做理论上的准备。这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业,当然需要极大的勇气,也需要很高的智慧,一种“先知”和“烈士”才有的勇气和智慧。商鞅就是这样一个烈士,韩非就是这样一个先知。他们的“横行霸道”,不是没有道理和原因的。

要“霸道”,就得“横行”。怎样“横行”?首先要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把此前所有的观点和学说都颠覆掉。因此,作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,韩非对儒、墨、道三家的思想都进行了批判。批判也不是一概反对,也有继承。但所有的继承,都做了改造,骨子里还是颠覆。这种颠覆,也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:非先圣,反传统,批孔墨,变老庄。其中,“非先圣”和“反传统”是贯穿始终的,“批孔墨”和“变老庄”则是其具体表现。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韩非如何批判孔子和墨子,又如何把老庄的思想变成自己的主张。

先说“批孔墨”。

韩非对孔子和墨子的批判,是带根本性的。孔子和墨子的根本是什么呢?就是为当时的社会开了药方。他们开出的药方,都叫做“爱”,只不过孔子的叫“仁爱”,墨子的叫“兼爱”。为此,儒墨两家还吵得不亦乐乎。然而在韩非看来,这种争论毫无意义。因为仁爱也好,兼爱也好,只要是“爱”,就是“毒药”,至少也是不顶用的东西。在《五蠹》篇,韩非说,儒家和墨家都说什么“先王兼爱天下”。他们看待人民,就像父母看待子女(视民如父母)。或者按照王先慎改过的话说,人民看待他们,就像子女看待父母(民视如父母)。但是怎么样呢?人民照样犯罪,君王也照样杀人。君王为什么杀人?因为那些人犯罪。这就怪了。那些人不是也得到了慈父慈母般的疼爱吗?为什么还要犯罪呢?可见爱不管用。你就是再疼爱他,疼得就像亲生子女一样,他该犯罪,还犯罪。既然如此,那你爱他干什么?没错,你们儒墨两家推崇的所谓“先王”看起来是很仁慈。人民犯了罪,他难过;判了死刑,他流泪。好嘛!你们的先王既然如此心软,如此爱人,那他别杀呀!为什么还要一边痛哭流涕,一边格杀勿论呢?还不是因为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,什么仁爱,什么兼爱,都没有用,有用的还是刀子。其实不要说什么子民,就连亲生子女,做父母的也未必管得住。不信你看那些不成器的孩子,父母批评他不改正,乡亲谴责他不动心,老师教育他不变好,官员和衙役拿着绳子枷锁一来,他就老实了。请问:真正管用的,究竟是“爱”呢,还是“法”呢?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