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诡秘之主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大道争锋 为妃三十年 武极天下 盘龙 三国:基因提取 没羞没臊 
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txt下载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新章节

五 人性是个问题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韩非的思想,与儒、墨、道三家其实都有关联。

首先是老子的“冷峻”。老子是“无情无义”的。他的观点,是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”(《老子·第五章》)。这是什么态度?是“冷眼旁观不动声色的理知态度”(李泽厚《中国古代思想史论》)。这是老子的态度,也是韩非的态度。因此,老、韩之“道”虽不同,其“冷”则相似。他们都是先秦诸子中最“冷”的,正如墨子和孟子最“热”。热就充满理想,冷就面对现实;热就总想救世,冷就善于旁观。旁观者清,现实者直。所以,冷若冰霜之老、韩,就比侠肝义胆之墨、孟,更能直面惨淡的人生。

其实韩非同样受到墨子的影响,这就是“功利”。韩非与墨子,都是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。当然,他们讲的内容并不相同。比如墨子讲“天下之利”,韩非讲“个人之利”;墨子讲“庶民之用”,韩非讲“君主之用”。但主张讲功利,讲实用,则是一样的。因此,先秦诸子中,反倒是韩非对墨子有所同情。比方说,有人批评《墨子》没有文采,韩非就借他人之口为之辩护。韩非说,当年秦国的国君嫁女儿,送了七十个盛装打扮的媵女作陪嫁,结果晋公子喜欢媵女,不喜欢公主。楚国的商人卖珍珠,用香木做成盒子,还要“熏以桂椒,缀以珠玉,饰以玫瑰,辑以羽翠”,结果郑国人买了盒子,退回珍珠。这说明什么呢?说明形式如果大于内容,就会危害内容。那么,是形式重要,还是内容重要?内容重要。内容为什么重要?因为有用。实际上,墨子的语言之所以质朴,就因为他担心人君“览其文而忘有用”,“怀其文而忘其直”,这才故意不要文采(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)。

显然,韩非这是以“功利主义”来反对“形式主义”。内容有功利,形式无功利,因此要内容不要形式。或许有人会问?内容和形式,难道就不能统一吗?孔子认为可以,韩非认为不行。孔子为什么认为可以呢?因为在孔子他们那里,内容与形式,就像皮与毛。据《论语·颜渊》,有人曾经问孔子的学生子贡:一个君子,有优秀的品质也就行了,为什么还要有文采修饰呢(君子质而已矣,何以文为)?子贡说,你老先生这话真是太让人遗憾了。质,就好比皮;文,就好比毛。皮与毛,都是不能少的。试想,如果去掉毛,那虎皮、豹皮,与狗皮、羊皮,又有什么区别呢?恐怕是“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”(鞟,音阔,去毛的兽皮)。显然,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。没有内容,形式就没有必要;没有形式,内容也无法表现。君子之所以是君子,就因为他不但有优秀品质,而且有文采修饰。没有了文采修饰,作为虎豹的君子,与就像犬羊的小人,又有什么不同呢?

韩非却不这么认为。在他看来,内容与形式的关系,不是什么皮与毛,而是冰与炭、寒与暑。“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”(《韩非子·显学》),怎么可能统一?韩非还说,楚国有个人,卖矛又卖盾。卖盾的时候说,我的盾,什么矛都挡得住。卖矛的时候又说,我的矛,什么盾都刺得穿。有人说,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怎么样?这人不能回答(《韩非子·难一》)。同样,一个东西,你不能既要形式,又要内容。要了形式,肯定会丢了内容。秦伯嫁女贵妾,郑人买椟还珠,就是证明。

这就是韩非的“矛盾论”。“矛盾”这个词,也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。问题是这能证明什么呢?能证明人性是恶的。在《解老》篇,韩非说,礼乐,是人性的样子(礼为情貌者也);文采,是质地的装饰(文为质饰者也)。也就是说,人性是内容,礼乐是形式;人性是质地,礼乐是装饰。装饰的意义何在呢?遮丑。所以,“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,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”。为什么?用不着嘛!这就叫“其质至美,物不足以饰之”。相反,如果必须装饰,离不开装饰,就说明它的本质有问题。这就叫“物之待饰而后行者,其质不美也”。人性既然需要礼乐做形式、做装饰,岂非证明人性有问题?而且,礼乐越是美好,岂非越能证明人心和人性是坏的?那么,礼乐这东西,是可有可无的呢,还是不可或缺的呢?儒家说绝对不能没有。由此可见,在儒家那里,人心也是坏的,人性也是恶的。

哈哈!这可真是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,用儒家的砖头砸了儒家的脚。可惜,“矛盾”一词的发明权,是韩非的。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逻辑前提,也是韩非的。孔子之徒当然不会认账。在他们那里,人情与礼乐,是皮与毛么!不过,具有戏剧性的是,韩非的逻辑虽然是自己的,“性恶”的结论却是受了一位儒学大师的影响。谁?荀子。

荀子是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,也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。他是赵国人,名况,当时的人尊称他为“荀卿”。汉代的人,为了避汉宣帝的讳,称他为“孙卿”。荀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,死于公元前238年,早年曾经游学齐国,三为祭酒,后来又到了楚国的兰陵县(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境内),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县令,著书立说,终老于此。韩非和李斯,就是他的学生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