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(gl)短篇合集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以攻补过 红星照耀中国 诡秘之主 大道争锋 男主醒醒你是女主的! 绝对服从 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 
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txt下载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新章节

一 事出有因(3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子路指望不上,就只有靠子贡和颜回。为什么先找子贡呢?因为子贡聪明、乖巧,没准有个好说法。可惜这回子贡是自作聪明,他的回答让孔子更不满意。希望变成失望,当然恼火。所以,孔子批评子贡的话,就比对子路说得多,也说得重。所谓“而〔尔〕志不远矣”,既是“诛心之论”,也是“恨铁不成钢”。

前面这两个学生不得要领,能指望的就只有颜回了。事实上颜回也不负厚望。颜回悟性好呀!我相信他一定琢磨了一个问题:老师为什么要问“吾道非邪”和“吾何为于此”?而且,我相信他一定很快就想清楚了:老师绝不会就事论事,局限于这两个问题。为什么不会?因为老师平时教学的时候,就是主张由此及彼、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的。因此可以肯定:第一,老师并非当真要讨论主义和主张的对错问题。这个问题,根本就不是问题。不是问题为什么还要问?需要通过问和答,对自己再做一次肯定。同样,第二个问题也不是问题。为什么不是问题?因为老师的选择,原本就是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(《论语·宪问》),怎么会为“吾何为于此”而困惑?没有困惑却又提问,那就不是问自己,而是问别人了。问谁?问学生。为什么要问学生?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想明白。老师其实是在上课呀!老师其实是在做思想工作呀!想明白了这些问题,我们也就不难得出结论:孔子既不需要反思自己(这是子路的失误),也不需要整改措施(这是子贡的失误)。他需要的,只是一个说法,一个既说得过去又能稳定军心,最好还能够鼓舞士气的说法。颜回给出了这个说法,所以颜回受表扬。

但是,颜回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。什么叫“越不能见容于世,越证明君子是君子”(不容然后见君子)?按照这个逻辑,则所有的君子,就只能是孤家寡人了。这恐怕讲不通。没错,真理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但并不等于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更不等于只要是少数,就一定掌握真理。用走投无路来证明自己掌握真理,说白了是一种“自欺”。把一切都归咎于外部条件和环境,把责任都推到别人头上,就更是“阿Q精神”。阿Q怎么说?孙子才画得圆呢!颜回怎么说?小人才处处受欢迎。颜回,岂非阿Q的祖师爷?

所以,颜回得到了孔子的表扬,却也留下了问题,这就是:当我们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,是应该像子路那样“反省”,还是应该像颜回这样“自欺”?我的看法是:反省,肯定正确;自欺,要看情况。因为自欺也不一定就不好,比如身患重病的人,就不妨“有意识地自我欺骗”。这里的关键是;第一,必须“有意识”,知道这是“自欺”。第二,只能“自欺”,不能“欺人”,除非需要集体的自欺。比如孔子他们困于陈、蔡之间时,是需要一点“集体自欺”的。这时,就不能讲逻辑了。当然,孔子组织的讨论,也回答不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:孔子生前四处碰壁,走投无路,究竟是什么原因。

那么,这个问题,我们该去问谁?

问孔子的敌人,问孔子的反对派,问那些反对聘用孔子的人,比如晏婴和子西。在本书第一章第四节,我们曾经讲到,孔子在齐国被晏婴拆台,在楚国被子西拆台。这些人的反对意见,都记录在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看看这些意见,或许能弄清问题。

第一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17年,即孔子三十五岁那年。这一年,孔子到齐国找工作,见到了齐景公。齐景公向他问政,孔子回答了八个字,道是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”。齐景公听了很高兴,说如果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就算有的是粮食,我也吃不到嘴里。过了几天,齐景公又向孔子问政,孔子回答说“政在节财”。齐景公又高兴了,准备把尼谿(尼溪)之田封给他。这时,晏婴出来说话了。晏婴是齐国的重臣,说话很管用的。晏婴说了两点。第一,儒者不可重用。第二,礼乐不可复兴。儒者为什么不能重用?也有四个原因。一,能言善辩,巧舌如簧,法制管不了他;二,恃才傲物,自视甚高,上级管不了他;三,崇丧厚葬,劳民伤财,不可以敦风化俗;四,游说诸侯,贪图名利,不可以治国安邦。儒者有这四个问题,当然不能重用。礼乐为什么不可复兴?因为有圣贤才有礼乐。现在,大圣贤不在了,周王室衰微了,礼乐的缺失也已经很久了。再讲礼乐,就不合时宜。然而孔子却装腔作势,不厌其烦。他那一套东西,即便旷日持久也不能穷尽(累世不能殚其学),即便年富力强也不能掌握(当年不能究其礼)。君上如果用它来移风易俗,只怕不是小民的福音(非所以先细民也)。这话齐景公听进去了,于是孔子被打发回国。

第二件事就发生在孔子困于陈、蔡之间时。当时楚昭王不但发兵来解围,还打算封给孔子七百里地。这时,子西出来说话了。子西是楚国的令尹(宰相),说话的分量当然重。子西先问昭王:大王手下的使臣,有比得上子贡的吗?昭王说,没有。又问:大王手下的宰辅,有比得上颜回的吗?昭王又说,没有。再问:大王手下的将领,有比得上子路的吗?昭王又说,没有。又再问:大王手下的官员,有比得上宰予的吗?昭王又说,没有。子西说:当年我们祖先受封于周,不过是个子爵,按规定只能纵横五十里。现在孔丘到处鼓吹恢复周礼周制。照他那一套来做,我们楚国还能堂而皇之地纵横几千里吗?子西还说:想当年,文王在丰,武王在镐,不过百里之地。大王打算封给孔丘的,却是七百里。孔丘得到这么大个地盘,又有子贡、颜回、子路、宰予这样的弟子辅佐,只怕不是楚国的福分。这话楚昭王听懂了(可不能让孔子做周文王,自己做殷纣王),于是不封孔子,孔子也只好又返回卫国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遮天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 史上最强太子 薄荷酒 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 大家都在猜我金主是谁 破云 我与地坛 电竞毒瘤集结营 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[穿书]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之主